中国女篮登顶亚洲杯实力榜榜首,深圳主场剑指卫冕

7月1日,国际篮联(FIBA)正式公布2025年女篮亚洲杯实力榜,中国女篮强势占据榜首,日本与澳大利亚分列二三位,韩国、新西兰、菲律宾、黎巴嫩及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。该排名基于近期实战表现与阵容深度评估,标志着中国女篮作为卫冕冠军,以头号热门身份开启深圳主场征程。
新星崛起:张子宇改写内线格局
尽管核心中锋李月汝因WNBA赛季缺席,18岁的张子宇以2米26身高及统治级表现填补空缺。热身赛对阵日本一役,她仅出战9分钟便高效斩获16分4篮板,篮下命中率超80%,其护筐威慑力与进攻终结能力彻底激活中国女篮攻防体系。她与韩旭组成的"双塔"成为亚洲内线天花板——韩旭上届亚洲杯场均21分12.3篮板,四项数据领跑赛事,本届仍为战术轴心。双塔辅以外线王思雨、杨舒予的突破与三分(热身赛对日本杨舒予贡献9分7板4助),构建出均衡的立体攻防网络。
主场优势:天时地利助推卫冕之路
本届亚洲杯将于7月13日至20日在深圳举行,中国女篮坐拥主场之利。小组赛与新西兰、韩国及印度尼西亚同组,出线形势明朗。历史数据印证主场效应:2023年悉尼亚洲杯决赛,中国女篮73-71险胜日本夺冠,逆境中展现心理韧性;此次回归本土,球迷助威与免于长途跋涉的体能储备,将成为淘汰赛关键加成。
劲敌环伺:日澳战术风格构成挑战
日本女篮凭借"小快灵"体系高居实力榜第二。其三分投射与高速转换曾让中国队在2023年决赛陷入苦战,半场一度落后9分。澳大利亚则倚仗高强度身体对抗,内线冲击力位列亚洲前三。针对这两大对手,中国女篮在热身赛针对性演练攻防——93-61大胜日本一役,通过高压防守迫使对手次节仅得8分,并利用身高优势抢下12个前场篮板,为破解日澳战术提供范本。
终极备战:冲刺阶段的双线策略
为磨合阵容,中国女篮将于7月6日、8日与澳大利亚进行最后两场热身赛,重点优化外线防守与快攻效率。主帅宫鲁鸣强调"卫冕与练兵并重",在确保核心阵容状态的同时,给予张子宇等新星大赛淬炼机会。若成功突围小组赛,中国女篮可能在半决赛再战日本或澳大利亚,届时内线统治力与关键球处理将决定冠军归属。
从FIBA官方海报将韩旭置于C位,到张子宇的热赛现象级表现,中国女篮以实力榜第一的姿态宣告争冠决心。这座即将于深圳升起的奖杯,不仅关乎卫冕荣耀,更将检验"双塔时代"的成色。